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好声音的正义

韩十洲

《中国好声音》很多人都说好,但为什么这么好,有人说东,有人说西,众声喧哗。在我看来,一言以蔽之,这个节目好在机制,所传递的“正能量”,即是正义的花朵。这个机制的设计关键是“造价高昂”的旋转椅,原理是罗尔斯的原初状态(original position)和“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只有在每个人都受到无社会差异的对待时,作为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rness才会出现。原初状态便是为了达成这一正义目标而通过无知之幕对信息所施加的限制而模拟的一种装置。在原初状态之中,不允许当事人知道某些诸如利益、信仰、种族、性别、天赋等特殊事实,因为这些事实可能会对人们做出正义选择产生偶然的干扰、影响或扭曲,比如,在唱歌选秀节目中,选手的外貌、身高、年龄和身份等信息就有可能对评委的公正选择产生干扰,进而引致偏差和不公,而浙江卫视这档购买自荷兰《The Voice of Holland 》版权的节目,恰恰正是借助于旋转椅(背对选手)这一道无知之幕(盲听盲选),不仅排除了诸如此类的“负影响”,而且还生产出“正激励”。

 

对选手们的正激励是:既然除了声音之外的所有信息都没有办法让导师知晓,那么,选手们所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凭借自己的天赋好声音、专心一意地把歌唱好来打动导师,而不是诉诸于种种非正当的途径。

 

对导师们的正激励是:既然声音之外的所有信息都被“旋转椅”(无知之幕)屏蔽掉了,甚至有时“安能辨谁是男女”,那么,导师们所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凭借其业内一等一的专业能力(professional、用耳朵而不是用眼睛把“好声音”选出来。这样,就罢黜了“拼色”或“拼爹”的可能性,真正做到了不以貌取人,唯“声音”是举,声音不好,椅子不忙。正如杨坤所说:“背对着舞台和选手时,我也充满期待,我期待有一个又一个特别的声音征服我的耳朵,不靠外貌、身份左右我的选择,我觉得这是选拔真正好声音的最直接最公正的方式。”

 

据节目组的介绍,不止终选阶段如此,《中国好声音》在初选阶段同样在按“无知之幕”的原理在操作:先听“声音”,通过了后才能看选手的照片和资料。当然,这档节目之所以不设“海选”而是主动撒网搜街,同样符合罗尔斯的设定:无知之幕后的原初状态是一种“代表装置”。如果没有门槛的设定,那就不仅仅是运作成本高昂的问题了,而且会陷入无法操作的泥沼。不过,我们借助于“无知之幕”,也很容易能看清楚《中国好声音》的机制缺陷,这在第四集中已有直接的体现:唱《你是我最心爱的姑娘》的张赫宣因“歌没选好”而惨遭淘汰,哈林说:“我发现我们现在越来越严格了,因为大家都有很多考虑的部分。”这主要是由于导师们各自的队中已有的学员的类型信息在左右导师们的判断和选择,于是,网上有人惋惜地说:“张赫宣,只能说你来得太晚了。”所以,有人主张要增加“复活”环节,不过,这可能会产生一种“负激励”,即在以后的赛季中有可能所有未赢得导师转身的歌手都会要求与一位“心仪”的导师飚歌一曲,争取更多的表现机会。那么,“复活”环节就有可能增加对整个赛制的干扰或扭曲。不过,从观赏性的角度来讲,人们当然不愿意“好声音”被错过,究竟怎么权衡当然肯定是节目组说了算。

 

作为无知之幕的旋转椅还可以有另一种模式,即除了《中国好声音》的“导师旋转椅制”,还有《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的“听众旋转椅制”。之所以前者一炮而火而后者不温不火,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虽然普通人凭直觉就可以选出“好声音”,但要是区别出“好在哪儿”或“不好在哪儿”这样的细节,则非对“声音”的辨识力几乎完备无碍的顶级“行家里手”(professional)莫属了,这就像美国的司法审理中,陪审团只能做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定,而量刑还是得由法官的专业能力来定。正是《中国好声音》中几位导师的专业性评论,把这档节目导向了音乐的内部和深度,时不时地会引发令人期待又出人意料的张力。

 

除了旋转椅(无知之幕)的设置,《中国好声音》的另一个“卖点”是,选手和导师处境的对称设置,即导师在“粉”了选手之后,也要接受选手是否愿意“互粉”的考验。这种“甲方和乙方的瞬间转换”颠覆了以往的选秀节目中“甲方永远是甲方,乙方永远是乙方”的惯常套路。实际上,这种设置蕴含了一种相互性标准,这对当事人的行为具有一种限制作用,并激励当事双方趋向于采取尊重而合作的态度、真诚而合理的言说,从而一扫过去选秀节目被“毒舌”统治的局面。广义地来看,每个人处境的对称性和相互性,亦是罗尔斯的“原初状态”的题中应有之义,人生总是会有甲方和乙方、台上和台下、得势和失势、顺境和逆境的转换,对于理性的人而言,在任何时间和场合中,惟有相互尊重、公平竞合,才是一种明智而有远见的策略,否则,“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所冲破的就是一种叫做“体制”的东西,不仅是“现实中的体制”,而且是人们“头脑中的体制”。正义,只有在突破了这种“双重体制”之后才能出场。《中国好声音》(确切地说是《the voice of holland》)正是通过精巧的机制设计而打造了一个“正义的场域”,久违了正义的中国人终于从中看见了“正义”,它开出的花朵竟是如此惊艳、丰富与美好,“完全传递正能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击中了每一颗在这个掩耳盗铃的时代日趋干涩的心灵。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真诚而持续的努力,以将这一“正义的场域”扩展、扩展、再扩展,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和细节,必须的!

话题:



0

推荐

韩十洲

韩十洲

3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资深媒体人,生命志联创人,专栏作者。作有长文《中國從何處來》、《中國人的活法》、《中國怎麼辦(上·中)》。郵箱:holygoer@g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