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马航MH370以前所未有的离奇和至今未解的悬念几乎席卷了一切注意力,十多天过去了,我们距离这次事件的“真相”仍然相当远。

按照信息论创始人申农的定义,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而这次马航事件中最缺的就是信息,所以,至今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对于媒体而言,这次马航事件完全不像以往的空难事件—有“新闻现场”可以抵达,有消息、照片和故事可发,最大的离奇之处也即最大挑战是事实信息的结构性缺失—新闻主体的失踪,这意味着直接消息源的缺席,系统性地导致了媒体惯用的“故事化报道模式”的失效。

当然,媒体并不是无所作为,但新闻突破点惟在通过对技术数据的分析获得间接消息,而与飞机技术相关的间接消息源基本上都在美英体系掌握之中,那么,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美英的媒体如CNN、《纽约时报》和BBC等在这次被称为“新闻战”的角力中力拔头筹,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除了美英体系内相互之间的亲缘性,也与这些媒体巨头庞大的线人网络和公信力分不开。

反过来说,中国媒体如果“完胜”(流行的说法是“马航事件新闻战中国媒体完败”),那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中国媒体在国际传媒格局中的疲弱和缺乏话语权并非什么新鲜事,所以我们非要在这次马航事件中故作吃惊的谈论为什么中国媒体的表现不如西方反倒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所以,与其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国内媒体,倒不如把分析的技术用于这次马航事件中信息传播的社会机制—为什么各种真假难辨的消息传来传去满天飞?那么,接下来我们可以谈一谈“魔弹论”了。

“魔弹论”是传播学上第一个用来描述传播效果的理论,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从而左右人们的态度、意见和行动。这一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学者提出,当时正值盛行的本能主义心理学、“相互隔绝、孤立无援”的受众观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战和心理战的重要作用之合力促成了“魔弹论”的诞生,直到1940年代被拉扎斯菲尔德在美国大选期间所做的实证调查(史称“伊里调查”)得出的结论所否定。拉氏和研究人员本意是要为“魔弹论”寻找现实依据的,却在分析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后公布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提出媒介并不像“魔弹论”中描述的那样对受众具有神奇的魔力,受众对媒介有自己的“选择性”。

“魔弹论”给我们的最大启发就是“经验域”的概念,其存在的逻辑基础是人类的“经验域”以及认知和思维的有限性。比如,这次马航事件完全超出经验、超乎想象,乃至于马来西亚官员说“航空史上前所未有神秘事件”。就导致处于前面所说的“新闻主体的失踪”的境地,我们至今仍然处在“三不知”状态—不知所向、不知后果、不知原因。马来西亚官方始终没有给出过多少靠谱的信息(当然,或许他们知道的要比对外公布的要多,这恰恰是信息黑洞使他们获得了一定的信息垄断权),要不是“CNN司法口老记找到国际刑警做实假护照;《华尔街日报》挖掘飞机引擎线索,后披露折返;《纽约时报》认定飞机的方向不是朝北而是朝西,很可能从美政府线人处拿到雷达数据;ABC第一时间披露众包搜索;BBC等最后找到卫星公司,让我们知道了8:11这个关键时间点”,我们真不知道这次事件该如何思维。所以灾难突降时以及后来间或出现的捕风捉影、以讹传讹,完全是一种情理之中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除了我们仍然希冀MH370在离奇之外要再现一个奇迹—飞机上的乘客都能够平安归来,“你妈妈等你回家吃饭”。通过马航事件的反思和“魔弹论”带来的启发—人们始终是在非对称信息中思维、判断和行动,那么,我们对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误讹,既需保持足够的敏感—免得被各种媒介力量所操纵,也要抱有适当的宽谅—免得戾气丛生、愤而无当,这恐怕应该成为也可以成为灾难带给我们的认知馈赠。

话题:



0

推荐

韩十洲

韩十洲

3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资深媒体人,生命志联创人,专栏作者。作有长文《中國從何處來》、《中國人的活法》、《中國怎麼辦(上·中)》。郵箱:holygoer@gmail.com

文章